7月9日至12日,由校黨委書記葛衛華任領隊,上海司法研究所李建星教授任組長,上海司法研究所李曉明老師、校團委胡飛宇老師以及吳孟明、魏欣然、杜開宏、袁子晴、胡紫瑞、鄧俐莎6名學生組成的“法治中國大調研”川渝滇組,先后赴重慶市、成都市和昆明市三地自貿區法院開展實地調研。
7月10日上午,調研組來到重慶兩江新區人民法院開展調研。在兩江新區人民法院副院長賈科的帶領和介紹下,調研組參觀了法院數字化法庭、執行指揮中心、內陸開放法律研究中心等引入先進數字化技術的內部機構設施。隨后,雙方召開交流座談會,與會人員就涉外商事審判中的連結點、域外法查明問題以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信息化和機制建設等問題進行了詳細探討,并對重慶兩江新區人民法院受理的“我國首例鐵路提單糾紛案”這一典型案例展開了深入分析和研討,探索貨物提單貿易糾紛由“海洋”轉向“陸地”的涉外商事立法審判的新思路、新舉措。
當日下午,調研組來到北京煒衡(重慶)律師事務所,與該所主任隋宜徑、執委會副主任陳國勝、涉外法律事務部副部長楊雅婷律師等進行了座談。圍繞“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下的中國涉外商事審判”主題,雙方就涉及涉外商事審判中的調查取證、域外法查明以及“訴訟、仲裁、調解”轉化和對接問題,結合涉外律師實務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參與座談的律師還為高校應如何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以及國際型法治人才提供了寶貴建議。
7月11日上午,調研組先后參觀了成都市天府中央法務區、興隆湖四川天府新區城市規劃廳,了解到中央法務區的建立為法治環境的營造、司法平臺的構建以及內陸省份涉外法治的發展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見識了天府新區從城市規劃藍圖到落地開花、變為現實的過程。隨后,調研組前往四川天府新區人民法院,同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兵、四川善嘉律師事務所夏玉潔律師等進行了交流座談。雙方就涉外商事案件的管轄、審判中的域外法適用以及“訴訟、仲裁、調解”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參與座談的法官和律師對如何進一步完善涉外商事案件審判、助力我國企業順利融入國際市場,提出了立法和執行方面的具體建議。
7月12日上午,調研組成員李建星、李曉明前往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就涉外商事案件的管轄權下放、審判過程中的調查取證、法律適用等問題展開具體的調研。
此次“法治中國大調研”是高校服務和推動國家涉外法治建設、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的一次重要嘗試,調研組成員在實地調研中不僅真實了解到調研地自貿區法院為涉外法治建設所做出的積極探索,也深切感受到作為中國法學事業建設者、參與者所肩負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使命,在未來的學習與研究中將努力汲取法學理論知識,不斷提高法律實務水平,為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貢獻上政力量。
附:第七組(重慶、成都、昆明)人員名單
領隊:校黨委書記 葛衛華
組長:上海司法研究所教授 李建星
組員:上海司法研究所教師李曉明、校團委胡飛宇,研究生吳孟明、魏欣然、杜開宏,本科生袁子晴、胡紫瑞、鄧俐莎